南京体育器材使用安全规范与应急处理
来源:云更新 时间:2025/7/20 15:01:04 次数:
南京市体育器材安全使用规范与应急处理指南
为保障市民在南京市公共体育设施及健身场所安全锻炼,定以下规范与应急处理流程:
一、安全使用规范
1. 使用前检查: 务必仔细检查器材稳固性(无松动、锈蚀)、功能性(链条/皮带完好、活动部件顺畅)、地面平整及周边无障碍物。发现异常(如异响、晃动过度、部件缺失/损坏)立即停用并报告管理人员。
2. 正确规范操作:
* 阅读说明: 使用务必阅读器材旁的操作说明或图示,掌握正确姿势、发力方式及运动幅度。
* 量力而行: 根据自身体能选择合适强度与时长,避免过度负荷。热身与拉伸。
* 专注使用: 运动时集中注意力,禁止嬉戏打闹、分心使用手机或佩戴易缠绕饰物。
* 儿童监护: 儿童必须在成年人全程密切监护下使用,严禁攀爬非儿童器材。
3. 器材维护: 爱护公物,正确使用,不超负荷或操作。发现故障及时报修。
二、应急处理流程
一旦发生意外伤害(如擦伤、、拉伤、器械夹伤、跌落等),请保持冷静,按以下步骤处理:
1. 立即停止: 伤者及周边人员立即停止使用相关器材,避免二次伤害。
2. 评估伤情:
* 轻微伤(小擦伤、轻微): 可自行或寻求他人帮助进行清洗消毒、冷敷、加压包扎、抬高(RICE原则)。
* 严(开放伤口、剧烈疼痛、无法活动、疑似、意识不清): 切勿随意移动伤者(尤其头颈背伤),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。
3. 寻求帮助与报告:
* 大声呼救,通知现场管理人员、保安或附近人员。
* 务必向场所管理方报告事故详情(时间、地点、器材、伤情),由其记录并按规定上报。
4. 现场救助:
* 在人员到来前,可对伤口进行压迫止血(用干净布料)。
* 对疑似部位进行简单固定(利用木板、硬纸板等),减少移动。
* 安抚伤者情绪,注意保暖。
5. 送医与跟进: 配合急救人员或管理方安排,及时送医。保留相关记录(如单据)。
安全无小事,预防是关键! 严格遵守使用规范,增强安全意识,掌握基本急救知识,是享受健康运动、共建安全南京的重要保障。各场所管理方应加强日常巡检维护,完善应急处理预案,确保市民健身安全。
上一条:经营各种高中档台球桌
下一条:南京体育器材使用注意事项
扫一扫关注我们